巴马当地美食联盟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经验与方法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若为局限性炎症则多为咽淋巴环组织的发炎。本病为咽喉部常见疾病,多发于中年人。病程很长,病因复杂,症状时轻时重,不易治愈。临床以咽干痒隐痛不适,咽黏膜弥漫充血或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为主要特征。本病一般属中医学“喉痹”、“喉风”等范畴。

 

(一)辨证论治
   

1.肺阴虚损,咽喉失养
    (1)主症  咽痒咽痛,干燥灼热,咳嗽,痰少黏稠;检查示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色暗红,检查时易恶心;舌红干,苔少,脉细数D
    (2)处方 玄参、麦冬、生地、白芍各15g,甘草、薄荷各6g,贝母、丹皮各10g.唇燥口干喜饮者,加知母、石斛、沙参;咳嗽痰稠者,加瓜蒌仁、桑白皮、枇杷叶;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桃仁、杏仁、柏子仁。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1)主症  咽干灼热,隐隐作痛,痰黏着感,常发“吭喀”之声,或咽痒而咳,午后症状明显;检查示咽部黏膜弥漫性暗红色,或淋巴滤泡增生;舌红,苔少,脉细。
    (2)处方 百合、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各1 5g,桔梗、甘草各6g,白芍、贝母、当归各10g。恶心作呕者,加半夏、竹茹、代赭石;虚火明显者,加黄柏、知母。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3.中气不足,咽喉失煦
    (I)主症 咽微干、微痒、微痛,有异物梗阻感或痰黏着感,容易恶心作呕,欲温饮而量不多,上午症状明显,遇劳或进食寒凉之物症状加重,面色不华或萎黄,易感冒,倦怠乏力,动辄出汗,食欲缺乏,腹胀;检查示咽部黏膜色淡,微肿胀,络脉清细,淋巴滤泡散在,咽壁附有黏白分泌物;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2)处方 党参、白术、黄芪各15g,炙甘草、当归、陈皮各10g,柴胡、升麻各6g.咽部络脉曲张明显,或舌紫暗有瘀点者,加当归尾、川芎、姜黄;咽后壁淋巴滤泡多者,加浙贝母、牡蛎、香附、枳壳;食欲缺乏,腹胀,便溏者,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4.脾阳不振,寒从中生
    (1)主症  咽喉干燥、微痛,不欲饮,食少纳呆,口淡不渴,脘腹胀满,食后为甚,或时吐清涎,面色不华;检查示咽部黏膜色淡白;舌淡胖,苔白,脉缓弱。
    (2)处方 党参、白术、黄芪各I5g,干姜10g,炙甘草、黄连各6g.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夜尿多者,加附子、肉桂;痰涎多者,加半夏、陈皮、茯苓。
    (3)方法 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5.阴虚于下,格阳于上
    (1)主症  面赤咽痛,有异物感或阻塞感,咽干不欲饮或欲热饮而量不多,上午症状明显,伴头晕耳鸣,畏冷肢凉;检查示咽部黏膜色淡,淋巴滤泡散在;舌淡胖,苔白润,脉沉迟。
    (2)处方 熟地、山萸肉、怀山药各15g,泽泻、茯苓、丹皮各10g,附子、肉桂各6g。痰多,有异物感者,加半夏、陈皮;淋巴滤泡较多者,加浙贝母、牡蛎、枳壳、香附。
    (3)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6.血不养经,外邪乘袭
    (1)主症  咽痒咳嗽,痰稀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或畏寒肢冷;检查示咽部黏膜色淡,微肿,络脉清细,淋巴滤泡散在,咽壁时有白色分泌物;舌淡,脉细无力。
    (2)处方  当归20g,桂枝、芍药各10g,细辛5g,甘草、通草各6g,大枣5枚。气血虚者,加熟地、制首乌、黄芪、白术;风盛者,加防风、白蒺藜、白僵蚕;寒盛者,加附子、干姜、肉桂。
    (3)方法  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7.经血不调,咽喉肿痛
    (1)主症 经期或经行前后,咽红肿、疼痛;检查示咽部黏膜红肿,淋巴滤泡散在,软腭充血;舌淡有瘀点,脉弦或涩。
    (2)处方  当归、白芍、茯苓、白术各15g,炙甘草、柴胡各10g,生姜5片,薄荷6g.咽痛甚者,加桔梗、玄参;如经水不断,咽喉疼痛者,为血室空虚,复感外邪,宜以柴胡养营汤加减。
    (3)方法  每日l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外用方法:

贴敷膏
    (1)处方 制附子、山萸肉、丹皮各9g,肉桂、五味子各6g,熟地、玄参各15g,山药、泽泻、茯苓、白芍、麦冬各12g。
    (2)方法 将上药制成外用药膏。敷药面积为咽喉(廉泉至天突)的大部分,盖敷固定,次日揭去敷料,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再换药。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