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当地美食联盟

猪价依旧不容乐观!养户要保持平常心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天天报最新猪价!

天天报猪价
今日最新猪价,就等你关注

经过连续十多周的生猪价格低迷后,从5月20日开始,猪价开始出现松动,从“4元时代”慢慢回到了“5元时代”(每500克),让不少养殖者松了一口气。后期生猪价格走势如何?业界众说纷纭,而记者了解到,经过此轮大跌,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猪价预计会回涨到“6元时代”(每500克),近期重回“7元时代”比较困难。如何才能走出“猪周期”怪圈,各方人士给出了建议。



预计:下半年小幅反弹,保持12元/公斤左右


5月23日一大早,养殖户老韦和往常一样打开手机,在全国生猪收购信息平台上看到,全国生猪收购报价表大面积飘红。较5月22日相比,山东、天津、江苏、湖北、广东、广西上涨幅度均高于0.2元/公斤,其中,广西本地110公斤的生猪收购价格在10~10.8元/公斤。


“不能太乐观。”广西某农牧集团管理人员直言,这一轮上涨持续了26个月以上,而如果亏损了3个多月就结束,似乎不符合经济规律。他认为,猪价高位期越久,低潮期越长,“今年9月以前,应该不会突破12元/公斤”。


玉林水产畜牧协会的相关负责人预计,今年上半年生猪价格将保持低位震荡,下半年将有小幅反弹,会保持在12元/公斤左右浮动,对于成本较低的企业,全年有望保本微利。


国家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最近在官网上表态,称猪价总体止跌企稳,部分地区生猪价格出现反弹迹象。但专家分析,猪价总体仍处于下行通道,短期内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不大,还不能太乐观。 

分析:本轮周期将会比往年持续更久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环保治理力度,一些环保不达标的养猪场随之淘汰、拆迁。加之前段时间广西境内大范围强降雨天气,一些养猪场受灾被淹。两个因素叠加,是否会对今年下半年的生猪供应有一定影响?


对此,玉林水产畜牧协会的相关负责人指出,被淘汰、拆迁以及受雨灾影响的养猪场主要是小规模散户,且数量有限,占总量比值很小。从未来两年看,大企业大集团的扩张趋势没有改变,而中小规模场(户)由于前两年挣了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有所提升,将延长本次猪周期的下行时间。


同样,自治区农业厅畜牧与饲料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2017年扩产的产能现在刚开始释放,预计本轮周期将会比往年持续更久。资金薄弱的中小企业应该量力而行,根据市场情况,适当减少存栏。


据国家农业农村部监测,4月份商品肥猪出栏活重较前期略有下降,但仍达到每头124.05公斤的历史较高水平,表明前期积压大猪仍未出清。专家提醒广大养猪场户,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顺势出栏,不可盲目压栏,也要避免恐慌出栏,规避市场风险。


建议:中小型养殖户可向大公司靠拢


在走访过程中,不少人向记者表达了一个观点:此轮“猪周期”将加速养猪行业的“洗牌”,淘汰部分风险抵御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养殖企业,国内生猪生产规模化程度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低迷期也将是整个养猪业资本和技术力量的比拼、融合期。随着筑底期的不断延长,资金薄弱的养殖场(户)将逐步被迫停产。”业内人士指出,从往年情况来看,经过“猪周期”后,生猪养殖市场上的散户比例会大幅下降,规模化、集团化养殖大幅上升。“现在很多大型企业会在市、县投资建厂,一个企业的产能甚至会超过全县散户的养殖规模。”


面对未来趋势,中小规模的养殖户如何避免被淘汰?“没有实力,可以走‘公司’+‘农户’的模式。”广西水产畜牧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很多农牧企业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自繁、自养、自售”一条龙的方式,二是“公司”+”农户”的方式,风险都由公司承担。对于有实力的公司而言,很容易实现盈亏平衡。


因此,该协会负责人建议,中小型养殖户可向大公司靠拢,采取吞并或托管的模式,或者以“公司”+”农户”的模式,获得养猪效益。举个例子,与公司合作,一些农户之前养殖一头猪最高能分到330元收益,按照养殖80头计算,一个生产周期可获利2.64万元。 


对策:加快发展优势特色生猪产业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今年生猪价格下跌,但陆川猪等特色生猪产品表现出了较好的抗跌性。


5月15日,自治区农业厅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生猪生产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特别指出,要加快优势特色生猪产业发展,随着陆川猪、香猪等特色生猪产品(即所谓的“土猪”产品)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为优势特色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广阔的市场前景。各地要充分利用国家和自治区积极推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的有利时机,科学谋划,整合资源,积极推进优势特色生猪产业发展,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对此,自治区农业厅畜牧与饲料处相关负责人还建议,应积极推进生猪生态养殖。例如:推广“微生物+高架网床”“微生物+漏缝地板+机械刮粪”等广西生猪现代生态养殖模式,积极防御各种疾病,减少用药,提高生产能力,保护生态环境。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各地禁养区养殖场逐渐被关闭或拆迁。根据《关于广西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2018年底前全区禁养区内的所有养殖场全部关闭或拆除。同时,全区开展生猪规模养殖场生态养殖认证工作,力争年底规模畜禽养殖场生态养殖比重达到60%以上。


未来:打破信息不对称,建大数据共享平台


目前,国内生猪产业存在“大而不强”问题,“半”产业链特征明显,养殖、屠宰、冷链物流、深加工等环节仍然割裂。


“虽然很多大型企业正努力构建全产业链,但仍需较长的过程。”有业内人士指出,沿着“饲料原料-饲料-养殖-肉品-熟品”路径布局全产业链,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抵御市场风险。


在完善产业链的同时,如何摆脱“猪周期”的轮回,避免“猪高伤民,猪贱伤农”的情况再次出现。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猪周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一直以来,生猪生产、加工与销售环节的信息严重脱节,对市场的判断基本是跟随价格走势和行情好坏,导致来年市场上供大于求或出现缺口。


“像一些农业发展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的养猪场和屠宰企业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我们可以借鉴这个做法,健全大数据信息,并在行业内进行公开发布、共享。”一业内人士说。


记者从广西水产畜牧协会了解到,目前该协会正在建设大数据平台,将屠宰场周边的中小养殖场的信息全部纳入,包括生猪的品系、存栏量。将每个猪场每天可出栏的数量统一向屠宰场进行报宰,减少中间环节。

突然变卦:美国不再邀中国参加“环太军演”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