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当地美食联盟

《吴藕汀•药窗诗话》 曼陀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吴藕汀·药窗诗话》

曼陀罗


为访名花忤道人,

传曾困厄李时珍。

秋来结实形同猬,

欲识风茄入棘榛。

 

曼陀罗又名风茄儿、洋金花、醉仙桃等。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三尺至六七尺,全株近无毛,有些臭味。叶互生,卵形,边缘有不规则波裂片。夏秋之间开花漏斗形,白带紫色,晨夕开放。蒴果多刺,成熟时淡褐色,种子干后黑色。全株有毒,以子更甚,入药可用做麻醉性质之镇痛剂。曼陀罗本是外来语译音,印度国中视同神圣。《本草纲目》李时珍云:“《法华经》言,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又道家北斗有陀罗星使者,手执此花,故后人因以名花。曼陀罗,梵言杂色也。茄乃因叶形尔。姚伯声《花品》呼为恶客。”又说:“曼陀罗生北土,人家亦栽之。春生夏长,独茎直上,高四五尺。生不旁引,绿茎碧叶,叶如茄叶。八月开白花,凡六瓣,状如牵牛花而大。……八月采花,九月采实。”又说:“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予尝试之,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李氏笑舞酿酒之说,是是非非,唯云:“予尝试之……乃验也。”看来确是事实,但我不能不信,但亦未能轻信。我所常见的曼陀罗草本,未知与佛道两家所说同是一类,未能证实。

我在南浔寓居,围墙之外,废园之内,随处可得。荒野之间,河滩路边,乱草莽荆之中,处处有之。观其花开,紫色多而白色者少。浔人以常草视之,毫不顾惜,诚名重而物轻也。今有传言,李时珍特访曼陀罗,,以致药草稿本尽失。而李氏所说:“生北土,人家亦栽之。”可见并无访寻之事。此一流传,恐即近人所述:“榔梅产于太和山五龙宫北面一个山头上。……五龙宫道士为了讨好皇帝,每年用蜜汁腌好,作为贡品献上去。……这是仙果,吃了会长生不老。……李时珍不相信道士们的鬼话,要亲自尝尝榔梅的滋味。……他不顾五龙宫道士的反对和禁止,冒着危险采了一枚,加以研究……不过可以生津止渴罢了。”可能即由此事,穿插敷衍而成。曼陀罗乃小说家言,这榔梅当有其事。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云:“杜杞字伟长,为湖南转运副使。五溪蛮反,杞以金帛官爵诱出之,因为设宴,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凡数十人。”可见曼陀罗之名,由来已久。两广地方又名闹羊花,恐怕也可以制“不按君臣作怪之药”,这是贼伯伯蒙汗药的术语。相传吃了蒙汗药,暂时就会麻醉,失去知觉,江湖上又叫它迷药。不知与三国时候华佗所用的麻沸散,有无关联。元曲、话本、小说之中,均有提及蒙汗药的名称。元人杂剧《黑旋风》李逵正末背科云:“我随身带着这蒙汗药,我如今搅在这饭里。他吃了呵,明日这早晚他还不醒哩。”第五才子书《水浒传》里《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也提及“酒里下了些蒙汗药”。以及笔记小说《聊斋志异》的《老龙船户》也说:“盖此等贼以舟渡为名,赚客登舟,或投蒙药,或烧闷香,致客沉迷不醒。”戏文里《连环套》窦尔墩唱:“忙将这,引魂香,与他们一一点上。”先用闷香,盗了御马。后来自己却被朱光祖用蒙汗药麻倒,及至“只吃得,醉醺醺,心中烦躁”,这虎头双钩已为他人盗去,正是“强盗碰着贼爷爷”了。

虽然蒙汗药没有说明即曼陀罗,但吃了会使人神智麻木,昏迷不醒,当是一类药物,有同等功效。或一或二,不必去查考了。鲁迅先生在《失掉的好地狱》里说:“远处还萌生曼陀罗花,花极细小,惨白可怜。”“立即焦枯了”“的曼陀罗花”,好像不是常见色白或紫带白的一种。“花极细小”或许是“地上曾经大被焚烧,自然失了他的肥沃”吧。


讲述老嘉兴的故事

聆听老嘉兴的回忆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