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当地美食联盟

据说猎人君跋山涉水到世界屋脊,就为了找这些美食...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原创声明:除特别标注外,本原创图文版权均属于作者与环宇猎人,如引用转载,请联系授权和指明来源)


很少有听说有去西藏玩,回来后滔滔不绝大谈美食的。

猎人君刚与大家从西藏回来,或许是DNA里与生俱来的吃货特质,

世界屋脊不仅没有让我们食欲受影响,一路的美食一点都不输一路的桃花胜景。


很多年前去西藏,即使最繁华的城市拉萨,餐饮和现在的丰富程度没法相提并论。

当年如果离开拉萨,沿路随便找些川菜馆温饱便好。

当年的我,初出江湖,还不精通发现独一无二的美食。

如一朋友所言:对美食的感悟能力,需要岁月历练。

除了有吃得下的天赋,的确需要阅历来享受过大江南北的丰富多样后,才有更深刻更灵敏的美食感通能力。

尝过好东西,会知道好东西。

而西藏,这个最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世界屋脊,其实一点都不贫瘠!


(藏野羊,我们就在羊卓雍错湖边拍到的)

(飞鸟,几年前在珠峰大本营拍到的)

(牦牛,藏区最多也成本最低的家畜)

这些原始的生态,让人对西藏留下“只有非常有韧性的生物才能存活”的印象。

其实我们不需要吃它们,藏区有很多有趣的选择。


林芝地区的绝对主角:藏香猪


黑毛猪,猪中的战斗猪,体型长不大(据说成年藏香猪一般也就50斤,天呐我都比它重)。它们生长于高海拔地区,尤其在温润的林芝地区随处可见奔跑的一窝又一窝的黑毛猪,实在令人看着生猪就联想食欲大开。

藏香猪是我国唯一的放牧型猪种,生长在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地带,林芝是它的最主要地区之一。这种猪的瘦肉含量很高,据说品质上有“六个最”,即: 肉品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最高,脂肪含量最低,猪肠最长,猪皮最薄,鬃毛最长。

林芝地区的藏香猪是很灵活在路上自己奔跑的,有些小猪仔特别幼小,当地人说大概3只才一斤。掐指一算,自己的体重竟然能抵300多只猪,不禁好哀伤!害我让老板晚上多炒了一份藏香猪压压惊。

(这只白色的“异族猪”仿佛在告诉那些小猪:你们千万别相信狡猾的人类,不然后果就是……下图)


从拉萨去林芝的一路的中餐厅,一般都会有“藏香猪”这道菜,红烧为主,这样凸显它猪皮Q弹的原生态风味。不过最美味的餐厅确在咱们住的雪山酒店,位于波密的雪山深处,当初选这里就看中它的隐秘与美丽,没想到还隐居着一位四川大厨。通常这种一定规模的餐厅做过厨师长的大厨,确实很有几把刷子,居然连苦瓜塞肉都能做的让我感动不已。更不提我竟然能在大山里吃到秘制配方的卤肥肠

最后一天,大厨还用排骨山药等余料煲了一个汤,大家在西藏能吃到这么正宗的煲汤而感动不已。我们连续几天的正餐都赶回来吃,真的万万没想到大山里还能吃到不将就的美味。

(一桌子吃上去的美味远胜于看上去的菜,我们从波密县城还要开1小时到酒店的不便,反而变成了我们最最珍惜的“福利”)

(餐厅的无敌雪山美景)


藏区的牦牛:其实我们没有那么老


对于牦牛,我总觉得它们还是挺可爱的,像那句歌词唱的:我很丑,可是我很温(hao)柔(chi)。很多年前第一次在藏区(川北甘南),我就尝试过牦牛肉。烤的也好,烧的也好,肉真是好老,塞满了我不大的牙缝。于是我抗拒了牦牛肉很多年,除了风干的,我很久没吃新鲜牦牛肉了。

(途中遇到的O型腿的牦牛)


在拉萨,我们吃藏式火锅。当地的牦牛肉是最经济的家畜,我曾问过当地师傅:为啥喜欢养牦牛?师傅说牦牛浑身都是宝,相对来说成本低回报高。藏式火锅的牦牛肉是卤过的,也有生的,一份30不到的物价,让我这个食肉动物觉得相当良心。


这次西藏的红烧牦牛尝试,让我彻底根除了自己曾经的心病。最有趣的一次点菜是在然乌湖的酒店。那天,我们选择住在然乌湖畔,然乌地区的住宿硬件条件早有所心理准备,果然经常断电,糟心的是酒店的实际情况和网上照片差距不小,差点浇灭我吃饭的热情。在附近也没得选的情况下,我去找厨房点菜,没想到这个餐厅却是外包的,凭我吃货的直觉,这是对靠谱的夫妻档,他们推荐了招牌菜红烧牦牛——果然非常不负所望!大家吃的太Happy,以至于连这大盆牦牛肉的照片都没留,只能网上找个图片凑合看下。最后老板娘还搞了点蔬菜、豆腐、血旺等,给我们整成了一大份精致的冒菜,这种本以为今天随便凑合吃吧,结果中了大奖的心情,我想作为吃货一定能懂!

所以,有一个好的餐厅,还可以让本来濒临倒闭的酒店没倒闭,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叫“吃货统治世界”吧!


被《舌尖》系列遗漏的经典:鲁朗石锅鸡


鲁朗,318国道曾经的林海小镇,目前正朝着瑞士风格的度假小镇转型。

而一直不变的是每个走川藏经过这里的车,都会停下来来一锅石锅鸡。


(本图片来自百度)


《舌尖》系列还没来得及把这段精华收录在曾经的一二季中,央视的另一西藏纪实大作《第三极》很仔细地记录了石锅鸡的制作与价值。

请从6分30秒开始看,进入《石锅鸡的故事》



炖鸡用的石锅是用一种叫做“皂石”的云母石砍凿而成,而这种石头仅产于墨脱,要靠背夫从墨脱把原始石材背出来后,再由门巴族人用整块石材手工细心凿制,加工时要求下手力道匀称,一旦心急,皂石立被凿穿,所以这种石锅售价也非常昂贵。这种石锅保温性特别好,而且据说富含镁铁等17种矿物微量元素——这就是传说中煮了白水,也能喝出汤味来的神奇器皿。

(手掌参,长的像手掌一样的药用食材,滋补强壮)

美食加以当地的藏鸡与手掌参,这不是大城市可以轻易效仿的餐饮。比起北上广日益风靡的云南石锅鱼火锅,鲁朗石锅鸡的模仿度太难,还是需要当地尝试才有意义!


来吧来吧我们一起回拉萨

回到我们阔别许久的烤全羊


这只看似不大的烤全羊,把10个汉子+女汉子们的胃塞得满满当当,最后还是剩下了不少。而加了全部饮料、青稞酒、配菜后,人均100+出头的价格也令我们非常震惊——已经跑过不少草原部落的我,觉得这个价格,真的销魂得很!

很多人会误解,烤全羊只有在茫茫草原才有吃,才好吃,其实烤全羊是很讲烹饪手法的,并且非常耗时间,那些只说“羊肉好就行了”的才是忽悠呢。烤全羊需要提前至少半天预订,打定金,一旦毁约,对老板可是损失巨大。毕竟不是手把肉,对制作烤全羊的师傅是有很大的调味与烧烤技艺的考验。所以,吃烤全羊一般需要熟人带路,宰了一大只家伙,选择好一点是很有必要的。

西藏一路并没有太多烤全羊店,最好还是在拉萨预订,而烤全羊的餐厅一般都不在市中心,属于城边村。春天的羊刚经历冬天的饥饿,此时油脂一般,比较瘦,但瘦有瘦的风味。配上一壶青稞酒,吃HIGH了飙一下《青藏高原》,别有一番滋味。


老鱼饭局依在:川菜还是藏区最大主力


虽然说,藏式餐厅在旅游城市开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有特色,可是仔细观察街边的家常饭店,川菜仍是藏区的第一大主力。

就说老鱼饭局,这是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去拉萨就去过的餐厅。老鱼的老板是著名的青旅平措的老板,也是一个摄影师,于是餐厅里除了美味的改良川菜,也有不少自己走南闯北的摄影作品点缀。


当然,餐厅最有名的是能看到布宫的景观位。隔了好几年再到老鱼,生意更加好了,傍晚的天台也有不少摄影爱好者蹲点。川菜俨然是全国目前最流行的菜系,西藏也多了更多口味精致的川菜。


不逛当地菜场的吃货做不了美食探路家

冲赛康市场,位于拉萨老城区八廓街附近,是拉萨最大的集贸中心。类似于上海的城隍庙小商品批发市场+曹安路市场的混合体。

西藏的瓜果蔬菜并不多,但是在这里可以见到很多,上午11点后市场附近就开始陆续出现各种各样的小摊贩,各种交易在这里聚集,非常有意思。大家一定好奇西藏的辩经,那是否喜欢看西藏当地人的普通生活?那这里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西藏的水果很贵,但路上却非常实用,苹果特别好吃,性价比最高,柑橘比中原的甜但更容易上火。


酥油茶:高能量是王道



这块酥油正是在市场里见到的,不少市民也是这样一刀切走一坨,自己回去做茶。满满的高能量,看的我不由为再多长一个下巴感到惊恐。

酥油茶,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所谓食物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孕育而生,也只有这样的油茶,才能抵御高海拔的寒冷吧。


藏餐厅酥油茶的最佳搭档:糌粑

(念zan ba,第一声)


“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糌粑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它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

糌粑的味道很像我们的绿豆酥,看到糌粑是如何做出来的没?


在青海时,我们的小伙伴正在制作糌粑的原料



在当地人的指导下,我们尝试自己捏糌粑


勇敢的你,还有胃口吃不?(我个人还是挺喜欢的)

当然,比起重口味的糌粑和酥油茶,甜茶更能被广大城里的人接受。


高原的茶馆文化:一天从一杯甜茶开始


当地人的生活没有CBD,办公楼,许多老城里的藏民的一天生活就是喝茶、念佛、晒太阳。

这是几年前的老光明茶馆,人声鼎沸,大家都用玻璃杯自己倒奶茶喝,这样一杯5年前5毛(现在8毛)。


现在地图上能定位的是新的“光明琼港”甜茶馆,就是这幢新的大楼。里面络绎不绝的游客和当地人塞的满满当当,保留着茶馆的人气。


茶馆里大多是这样的“热水壶装”,自取玻璃杯,用以分享。几年后在西藏见到了如此眼熟的“山寨”热水瓶,也是倍感亲切——这个layout可是化成灰都认得的呀,说明立顿奶茶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这画面渗透的!


不少考究的当地人自带这样的木碗,在茶馆喝茶。问了市场里的价格,才发现这样一个小杯子价格不菲,3位数起,西藏人还是有自己的考究的。


曾经的老光明甜茶馆只能跟随记忆走了,但很有意思发现它竟然还在,稀稀拉拉的茶客和热闹的赌客是两个不同的分镜头。虽然茶馆的本行落寞了,但也因为还有这些才保留着西藏原本的市井风味。


甜茶馆的最佳搭档:藏面


西藏很奇怪的是,没有专门卖藏面的店,它们和甜茶馆在一起,喝茶时来一碗藏面果腹,成了当地人的标配。从江南而来的我并不太习惯这种面食,听说是小麦粉做的,吃了一次觉得很生,容易消化不良的同学需要注意。


西藏的灵魂主食:青稞


这是一种在平原地区吃不到的作物。也是舌尖系列中,花了很大笔墨提到的青藏的灵魂——我们熟悉的糌粑、青稞酒等,都是从青稞制作而来。

青稞属于大麦的分支,在高原种植已经有3500多年的历史。身处高海拔却不乏高龄老人的生存,这与青稞这种健康的食物息息相关,它有壮体保健的功效。


这份看似平凡的青稞饼,忽的一下就被我们分个精光。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村子里,老板自制的。平凡的主食,无限的感动,有更多兴趣了解青稞前世今生的,请移步至《舌尖》第一季的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请从33分07秒开始观看:青稞的篇章



所有美食,都需要知心人才更快乐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美食是我们最好的窗口,我一直相信,无论在哪里,无论多美味,与知心人分享,美食才有它更美好的意义。非常感恩,每一次的带队都能碰到珍惜彼此的吃货,旅行的意义在于探索与分享,也是每一次快乐的源泉:像当地人一样玩之前,先像当地人一样吃得开心!


西藏旅行的其他见闻,很快会与大家再见,猎人君都是不止会吃的探索家。


关于作者

您的点赞会激励我们有更多原创哦!

本次西藏美食分享线下活动已举行,欢迎关注公众号获取今后更多分享


上期 猎人美食地图:【云南人:“我们这可不是只有过桥米线哦!”】


关于吃,猎人君还分享过:

来哦!来哦!这里不只有羊肉串哦!

“老板儿,咋不开门啊?“”放假了,两个月后再来吧!”

小吃测评 | 一样的“贵州羊肉粉”,不一样的肉、粉、汤

春分吹又生,我们来聊聊春茶这件小事

独家分享 | 致敬最后的铜川路水产市场

独家分享 | 潮汕肥来记:论一个吃货的专业素养


希望与猎人君一起探索更多吃货专属路线的,

欢迎关注我们端午即将出发的潮汕专线

(戳图识别二维码)

最后2个名额,还是和作者奋奋一起探索美食哦!


美食旅行找我们 ?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