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当地美食联盟

【饮食文化】羹汤在饮食文化中的地位,读过终生受益!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羹汤的意义

“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汤。”烹羹堡汤作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人们沿着它的历史足迹,在探索和继承的道路上前赴后继,永不停息,只为能在有限的生命里让其生活的更有质量和大自然的馈赠中让生命活得更有意义。

1长寿:一个被时代炒热的亘古话题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长寿成为其梦断魂绕的目标,加之媒体的宣传助力,一个“长生不老”亘古话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且越炒越热,看看巴马那些象侯鸟一样蜂拥而至的游客们,有谁说他(她)们不是怀惴梦想和希望,有备而来呢?用觎觊的目光扫描这里一遍又一遍,企图找到他(她)们想要的答案,最终发现除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略有差异外,巴马村人天天喝一种本地独有的火麻籽汤。

1、巴马村人与火麻籽汤

广西巴马长寿村人人长寿,且个个有故事,107岁的杨牙会还能唱歌,百岁老人都能下地干活,巴马作为世界闻名的五大长寿乡之一。历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巴马百岁以上老人,1964年有28位,1982年有50位,1990年有69位,2000年有76位,2008年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联合调查组的实地调查,巴马百岁寿星有81位,占总人口的3.58/万,远远高出世界其他四个长寿区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

据日本生物考察团研究结果,火麻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卵磷脂、油酸、亚麻酸、亚纳酸等,其脂肪酸中含亚油酸和亚麻酸共达76.4%,是目前常见食用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含量的最高者之一。在功效上,火麻仁可将体内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等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既能排毒减肥,又可养阴滋补肾肝。长期食用,不仅对慢性神经炎、便秘、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有显著疗效,还有养心益血、延年益寿之功。火麻仁可榨成火麻油,被寿乡人们称为“长寿油”,是维一能够溶解于水的油料。

巴马人一谈到巴马火麻,就会脱口而出:“天天吃火麻,活到九十八”。的确,很多专家学者在撰文记录巴马百岁老人的长寿食谱时,总是由火麻作为入点。而近年来流行的“火麻苦菜汤”、“火麻粥”、“火麻油”等,就是巴马的长寿品牌食品系列。据国际自然医学会调查发现,巴马人经常吃的火麻食品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丰富的不饱和低脂肪酸,而经常摄入不饱和低脂肪酸,正是巴马百岁老人长寿的奥秘所在。

原生态巴马火麻汤——润肠通便、降三高(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养生、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效果。

2、日本世界公认的长寿国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为此,很多国家与日本老年学专家合作,经过全面考察和分析,认为日本人长寿有饮食清淡、喜欢步行、讲究卫生等因素外,其药师佛祛病健身长寿方法的普及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方法:请你选择自己能够放松的姿势坐好,把手掌放在腿上,全身放松下来,我们先来采摄一下檀香,你们如果烧过香,一定能有体会,想一想檀香燃烧时的腾腾烟雾缭绕弥漫在你的全身和周围,请你采用坐式坐好,坐在橙子上或盘坐都可以,男子左手自然张开,放开腹前右手大拇指与无名旨相接,其余三指自然伸开,放在右耳侧前方,女子左右手与此相以,预备式做好手,大家观想一个中药碗,放在你腹前的手上,中药碗里有各种中药,人参、当归、贝母、田七、麝香等等,通过观想马这些药香采进来,观想中药碗沸腾的药汤、腾腾有蒸气,燎饶的香雾,浓浓的中药味,整个中药的药雾充满了你全身,想结束时,观想全身的中药雾气结成露珠流到丹田的莲花瓣上面,手上的中药碗移入丹田的莲花台上面,然后双手叠放在腹前,暗示一下自己有个药师如来佛,药王大帝,药王菩萨,其相不同,其性实一。练此药师佛祛病健身长寿方法,不但可以治好自己的病,自己强健身体,益寿延年,还可以调集各种药物灵气为别人治病,服务大众。

可见日本人将中国的中医学国宝贯以自己“药师佛祛病健身长寿”运用到了极致。

3、中国历史上长寿老人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是彭祖。彭祖(自尧历夏至殷末,生卒年月不祥),据传他活了800多岁,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长寿之星。也是中国制羹第一人。

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长寿星——李庆远。生于1677年,1933与世长辞,享年256岁,先后共有24位妻子,180位后人。他生于清康熙16年,先后经历九代皇帝统治,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他的年龄经过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考证。

被誉为“神仙”的李庆远对中医中药、养生和健身等有不凡的造诣和成就,曾在100岁时获得政府特别奖励。他原籍云南省,90多岁定居四川省直至去世,是我国有文学记载的年寿最高者。

他的长寿秘诀是保持平静的心态,而他认为自己长寿的原因除了心静,长期素食,还有坚持长年将枸杞煮水当茶喝。

2鉴赏:羹与汤的区别及文字记载工具

1、羹与汤的区别。即勾芡者羹,不勾芡者为汤

汤的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文物表明,近东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做汤的地方。约在公元前8000到7000年间,那里的人就会将所栽培出来的谷物放在粗陶器中煮成汤喝。据记载,在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每个参赛者都带着一头山羊或小牛到宙斯神庙中去,先放在宙斯祭坛上祭告一番,然后按照传统的仪式宰杀掉,并放在一口大锅中煮,煮熟的肉与非参赛者一起分而食之,但汤却留下来给运动员喝,以增强体力,说明在那个时候,人们已经知道在煮熟的食物中,汤的营养最为丰富这个道理。

2、制作工艺。①制卤水,②制主料,③烫制,④蘸食。

3、制作工具。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制作羹汤工具有鬲和甑。

鬲象形字,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用作国名和姓时念gé)鬲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念作lì),有陶制鬲和青铜鬲。青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

甑是中国古代的蒸食用具,为甗(音“演”)的上半部分,与鬲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单独的甑很少见,多为圆形,有耳或无耳。

3传承:羹汤中孕育的智慧与文明

1、中国制羹第一人—彭祖

屈原在《楚辞.天问》中有“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长久?”的记载,说的是彭祖制羹受封的故事。话说当年,中原地区洪水泛滥成灾,尧帝指挥治水,日夜操劳,然后就病倒了,数天滴水未进,生命垂危。在这危急关头,厨师彭祖到厨房做了一道雉羹。羹还没端到跟前,尧帝远远闻见香味,竟如神助,翻身跃起,一饮而尽,次日容光焕发,生龙活虎。此后尧帝每日必食此羹,依然日理万机,却百病不生!

  2、中国第一汤。羊肉生姜当归汤。源于汉代,兴盛于南宋,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横扫亚洲,直逼西欧的征程中,涮羊肉成为其军餐主食,同时形成一条规矩,,羊肉为君,姜为左史,当归为臣。喻示通过烹饪的过程就是治国领军的过程,要求各种因达到一个“和”字,大小官员都要会做饭,在厨房的锅碗瓢勺和油盐酱醋中体会作君的难处与辛苦,同时,作好本职工作为君分扰,在中国历史上将一饮一啄的生活哲学观,,可谓独具匠心,惟此一君。

3、本草纲目。

完整记录火麻籽汤。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火麻的医药和保健功效记载达数百条;以及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记录下了火麻全面的用途。详细阐述了火麻治疗便秘的作用。

4、黄帝内经。

对火麻汤药性评述。火麻为桑科植物,是一种干燥成熟果实。其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能润燥滑肠,滋养补虚。对火麻仁的精神活性,4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有描述。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营养丰富、是巴马长寿老人的主要食品之一。纯正的天然绿色产品。

4宠溺:古今中外喝汤有讲究

1、乾隆爱食鸭汤。乾隆帝在有生之年曾6次南巡,在其漫漫旅途中,其膳食每顿都有一汤,即鸭羹一品,这在乾隆江南膳底文档中作了详细记载。

2、和坤与酸梅汤。乾隆年间,北京城闹瘟疫,来势凶猛,死了不少人,一日九门提督慌慌张张向乾隆帝报告:不得了了,瘟疫己传染到九门了,望速想办法劫除。乾隆帝立即下令宫中太医处方制止,太医用乌梅加醋和冰糖,用沙锅煎熬,让人服用,效果良好,后来因人太多供不应求,就用大锅煎熬,因和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就让和坤负责在京城设了许多点免费食用,其中前门外的滩点最大,就是这斤酸梅汤救活了不少人,又因为和坤工作有力受到乾隆帝嘉奖和民众爱戴,因此,和坤与酸梅汤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3、红楼梦里宝玉喝汤的故事。历史名著《红楼梦》里贾宝玉不好好念书学习,被其父打了一顿,躺在床上想吃的东西竞是常喝的荷叶乌鸡汤。此汤清香甜美,能减肥降脂,陈每周坚持服用此汤三次,致使他在老年之时,仍体形完好,不发胖。此汤还能消除内热,解除燥咳,缓解胀气;还能下气舒适,有散淤血之功效,补益脾胃,补虚止泻。充分反反映了在很早以前,人们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4、吃年羹。流行于浙江西部等地区,春节期间,人们在早餐或晚餐时,取青菜、豆腐等各种荤素菜煮成杂汤,再调入米粉或玉米粉,其味鲜美,老幼皆宜,俗称“年羹”。因“羹”与“耕”谐音,寓意“年年有耕,耕作顺利”。也有用毛芋头、萝卜、青菜、番薯和面条煮成,叫“毛芋羹”,象征富裕、清白、顺利和长寿。

5、俄罗斯喝汤在饭前。常言道:“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这是因为,从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犹如一条通道,是食物必经之路,吃饭前,先喝几口汤(或进一点水),等于给这段消化道加点“润滑剂”,使食物能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粘膜。吃饭间,中途不时进点汤水也是有益的。因为这有助于食物的稀释和搅拌,从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6、美国人爱喝罐头汤。这个战争产物因携带、运输、食用方便,价廉味美,受到前线作战官兵喜爱,一直受到推崇。作为职业军人有种情和爱对这份舌尖的记忆情有独钟,难以释怀。

5奇葩:羹汤里盆溢钵满的人文故事

1、天下第一羹。早在4300多年以前,中国烹饪的先师——彭铿,曾用野鸡配麦糁制作的雉羹献给尧帝,得到尧的赏识,封邑于大彭氏国(今徐州市)。雉羹是(饣它)汤的前身,可谓中华民族最早的汤羹。屈原《天问篇》:“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之长。”记述了彭祖善作雉羹受宠于尧帝,被封到彭城(今江苏徐州)。相传彭祖是以野鸡、稷米煮成羹,和以盐、梅,为中国最早烹与调的结合,这是中国古就留名的第一个菜,故号称“天下第一羹。”唐代诗人皇甫冉在徐州尝此羹后曾写道:“访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乡……闻道延年如王被,欲将调鼎献明方。”

清乾隆帝南巡至徐州品尝此羹后,相传曾和纪晓岚对句,乾隆帝曰:“朕有上联“奚乌鸡鸹羹传世”。纪晓岚对曰:“竹钱盐梅铿调鼎”。光绪年间,徐州西外有一专营雉糁饭店,每日顾客盈门。当时书法界名人苗聚五曾题联:“汪家羹汤飘香,彭祖鸡羹传世。”横匾是“玉记糁锅”。至今雉羹仍为徐州人民所喜爱。已故相声大师马季先生曾多次品尝过马市街饣它汤,并写下了“天下一羹”的评语。

2、朱元章赐“汤”。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次兵败安徽徽州,逃至休宁一带,腹中饥饿难熬,命随从四处寻找食物,一个随从找到一些逃难百姓藏在草堆里的剩饭、白菜和豆腐。因别无它物, 随从只得将剩饭、白菜和豆腐加水煮了,端给朱元璋吃。不料味道竟十分鲜美,朱元璋吃了非常高兴,问到"这是什么美食?",随从顺口答道"珍珠(剩饭)翡翠(白菜)白玉(豆腐)汤"。转败为胜后,朱元璋下令随军厨师大量烹制 "珍珠翡翠白玉汤",犒赏三军。并赐名 《珍珠翡翠白玉汤》。自此,这种"汤饭"(稀饭)的做法在百姓中广为流传。

3、晋惠帝“怎么不吃肉呢”。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经过冥思苦想后曰:“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让今天的人们普遍感到不解的是,就这么个即缺心眼又昏聩白痴的晋惠帝还坐了11年的江山,不知道是咋混过来的。

4、中唐新乐府《新嫁娘》。新嫁娘 作者 王建 (约766~约831),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出身寒微,大历十年(755)中进士。历官昭应县丞、渭南尉、太府丞、太常寺丞、秘书丞、陕州司马等,晚年退居咸阳原上,家境拮据。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多针砭时弊,揭露矛盾,反映民生疾苦。与张籍一起,成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导。其诗洗练简朴,旨意显露。所作宫词,流传广泛。

床边柜上暖羹汤,只为一世枕边人。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新嫁娘词三首》中最后一首。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全诗无形容,无铺叙,寥寥二十字,直白道来,如反复咀嚼,自能得其佳妙。

羹汤从今天开始,从你我做起,在完成味蕾的享受和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让中华饮食文化的接力捧在您的手中得到传承,说不定还有意外收获和惊喜等着您哟。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

厨娘翠花


戳原文,更有料!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